--
注:详介本书在 “ 保健苑” 窗内
编 号 : O 0014 - 01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护理部 护师
大众医学 2024年第10期(摘引)
骨骼 不仅支撑着人们的身体,还保护着重要器官,参与运动、造血、矿物质储存、内分泌调节及维持酸碱平衡等生理过程;关节因其独特的构造和功能,承载并连接着身体各部位,负责执行多种复杂动作。在骨关节疾病的治疗中,护理和康复至关重要。然而,大家对此不够重视,存在不少误区。
误区一: 伤筋动骨一百天,骨关节损伤后须卧床静养
临床上,一些四肢骨折或骨折术后患者需要相对制动,但相对制动与绝对卧床不是一回事。尤其是年老体弱的骨折患者,他们因骨关节损伤而缺乏运动或长期卧床,进而发生一系列并发症,如心肺功能下降、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泌尿系统感染、食欲下降、压疮、便秘等。这不仅不利于骨折康复,严重者还可危及生命。
现代康复学理念鼓励患者在骨科医生和康复师的指导下尽早进行康复训练,甚至将康复训练的时机安排在手术前。手术后,患者应尽早下床,循序渐进地进行负重训练,达到消肿止痛、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恢复肌力、避免相邻关节僵硬的目的。一些使用石膏外固定治疗的患者认为,石膏限制了关节运动,康复便无从做起。其实不然。复位固定后,患者应多运动肢体关节远端,如采用石膏固定治疗的手臂骨折患者,可尽早进行“握拳-松手-握拳”等训练、
误区二: 过度关注手术效果,康复训练急于求成
术后患者往往期望着早日回归家庭与社会,而过分关注康复过程中的异常情况,稍有疼痛或引流量增加,便担心发生了骨折移位或手术失败。其实,这种担忧没有必要。
首先,理性看待预后。根据创伤程度、手术情况及康复进程,不同患者的骨关节恢复情况略有差异。一般来说,复杂损伤,尤其是合并血管、神经损伤者预后较差、恢复较慢,不少患者还可能发生骨折后遗症,如关节僵硬、关节畸形、骨不连等。其中,有些患者可以通过康复训练获得改善,而有些患者的后遗症将伴随终身。
其次,康复训练,欲速则不达。有的患者为尽快康复,擅自过早或过量地进行功能锻炼,甚至使用暴力活动患肢,严重者可导致肌腱或神经再断裂、骨折不愈合、钢板断裂等,效果适得其反。因此,康复训练切不可操之过急,尤其是伤后早期运动训练,须在不影响病情及手术部位稳定性的原则下,循序渐进、规范进行。
误区三: 多喝骨头汤有利于骨关节疾病康复
病房里,很多家属带着猪蹄汤、筒骨汤来看望骨关节疾病患者,认为多喝骨头汤能加速骨关节疾病康复。事实上,促进骨骼生长不只是需要钙,还应充分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等;且骨头汤中的钙含量很少,脂肪和嘌呤含量很多,大量喝骨头汤有引起肥胖和痛风的风险,不如痩肉的营养价值高。
另外,有不少患者认为自己骨折是缺钙造成的,因此大量服用钙片和高钙食物,以期加速骨折愈合,并避免再次骨折。事实真是如此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骨骼斦能承受的强度是有限的,暴力冲击必然会造成骨折,与缺钙与否不一定呈正相关。此外,患者恢复期间,身体得不到充分活动,盲目补钙还易发生肾结石,得不偿失。
误区四: 康复训练的动作越丰富,疗效越好
很多患者在康复过稈中,往往私下将自己的康复治疗方案与相邻床位的患者进行对比,一旦发现对方有的而自己未涉及的训练动作,便擅自将这些动作融入自己的康复训练中。其实,这种做法不一定利于疾病康复。康复训练的计划制定因年龄、受损部位、损伤程度及损伤类型不同而不同,简单地认为“某一动作直接训练身体某一部位”或“他人的训练方案比我的更好”是片面且不科学的。患者应避免盲目跟风或自我调整,以确保康复过程安全与有效。
误区五: 出院后,康复训练的内容沿用出院前的就行
许多患者出院后便再也不复诊,他们认为,自己的骨关节功能较术前有明显改善,没有再就医的必要。实际上,康复计划并非一成不变的,是一个需要分阶段恢复的过程。每天重复同样动作往往会错失康复时机,导致损伤部位功能缺失,如出现关节活动受限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实际康复情况及病情变化灵活调整康复策略。
误区六 : 能忍受剧痛者,不需要服用具有镇痛作用的消炎药
骨关节损伤患者常需使用具有镇痛作用的“消炎药”治疗,有些患者因害怕“药物成瘾”而拒绝服用“消炎药”。其实没有必要。
“消炎药”可以简单地分为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与甾体抗炎药(如地塞米松、醋酸泼尼松、氢化可的松等)。其中,非甾体抗炎药除了具有镇痛作用外,还可以发挥解热、抗炎的效果。关节腔是一个“无菌腔”,创伤或长期磨损可造成关节腔隙发生无菌性炎症或水肿,消炎药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滑膜炎发生,减轻关节炎症反应,对骨关节疾病康复有利。
误区七: 骨关节损伤后,热敷、按摩有利于疾病康复
在急性外伤或骨关节手术后,患者往往会出现疼痛、肿胀等不适症状。面对这些不适,部分患者会对患肢部位进行热敷或按摩,有些脊柱疾病患者常擅自尝试艾灸、推拿等,他们认为这些方法能活血化瘀,缓解疼痛。然而,这种做法可能隐藏着不小的安全隐患。
首先,在未经专业评估的情况下,对受伤部位进行热敷、按摩,易加剧肿张、疼痛等不适,甚至可能因操作不当造成神经损伤,影响康复进程和治疗效果。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脊柱区域富含神经与血管,在未明确具体病因前盲目进行推拿、按摩,可能造成瘫痪。其次,自行进行热敷难以控制温度。创伤部位对温度的感知力较弱,易造成烫伤,严重者可继发感染。
一般来说,受伤后24小时内及手术后72小时内,是急性炎症水肿期,局部按摩和热敷非但无助于组织修复,还可能加剧炎症反应。正确的做法是立即采取局部制动措施,并对患肢进行冰敷,以减轻组织水肿,再有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并实施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